
新型微针技术研发用于治疗糖尿病性创伤
糖尿病性创伤,尤其是足部溃疡,是糖尿病的最严重并发症之一。糖尿病是一种影响全球数百万人的慢性疾病。仅在新加坡,就有约40万人患有糖尿病,而非愈合性创伤导致的下肢截肢每年约有四例。糖尿病性创伤不仅是医疗挑战,也是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医疗系统的沉重负担。
糖尿病性创伤难以愈合的原因有多个。高血糖水平会损害血液循环,减少受影响区域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,从而减缓自然愈合过程。糖尿病还会削弱免疫系统,使得身体难以抵抗感染。慢性炎症是糖尿病性创伤的另一个特点,打破了修复组织所需的蛋白质和细胞的平衡。因此,创伤往往长时间未愈合,增加了严重感染、坏疽甚至截肢的风险。
传统治疗方法,如伤口敷料、局部药物甚至手术,常常未能解决这些根本问题。这促使研究人员探索创新的解决方案,如微针技术,以解决非愈合性创伤的根本原因。24

图片来源:新加坡国立大学
微针比人类的头发还要细,是一种微创、精确的方式,可以将治疗性化合物直接送入伤口组织。与传统的外用治疗不同,微针在应用后会溶解,确保无痛地将药物输送到深层组织。这种方法减少了副作用,并避免了胶带敷料常常对新形成的敏感组织造成的损伤。
这一创新的前沿是由新加坡国立大学(NUS)生物医学工程系的助理教授Andy Tay领导的团队开发的。该团队已经开发了两种基于微针的技术。第一种技术是使用硫糖铝微针,将白介素-4(IL-4)蛋白输送到伤口部位。IL-4可刺激生长因子的产生,促进组织再生。硫糖铝是一种常用于治疗胃肠溃疡的药物,它可以保护IL-4不被分解,从而确保其效果。研究表明,这种方法使伤口愈合速度是传统治疗的两倍。
第二种方法使用肝素涂层多孔微针来应对持续的炎症,这是伤口愈合的主要障碍。肝素作为一种抗凝药物,能够与趋化因子结合,趋化因子是吸引免疫细胞(如单核细胞)到创伤部位的分子。虽然单核细胞对抗击感染至关重要,但它们也会加剧炎症。通过减少趋化因子和单核细胞,这些微针能够将组织炎症减少50%,并在14天内将创伤大小缩小90%。这种技术对于治疗其他炎症性皮肤病,如银屑病,也显示出前景。
展望未来,研究人员正在探索3D打印技术,以定制微针贴片,使其完全贴合伤口形状,从而实现更个性化的治疗。他们还在研究将抗菌属性加入微针,以减少感染的风险。在A*Star的30万新元资助支持下,该团队正在完善这些创新,并准备进行临床试验。
助理教授Tay认为,这项技术可能带来真正的变化,尤其是对于那些受糖尿病性创伤影响较大的低收入群体。微针的简单性和成本效益使得先进的创伤护理更加易于获取,为那些可能面临截肢的患者带来希望。
虽然这项微针技术的广泛应用仍需一段时间,但其潜力显而易见。微针能够加速愈合、减少炎症,甚至实现个性化治疗,可能会彻底改变我们护理糖尿病性创伤的方式——甚至可能用于其他皮肤疾病的治疗。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前进步伐,可能为全球的患者带来巨大的变化。
No Comments
Leave a Reply
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