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采访黄医生:利用连续血糖监测系统(CGMS)高效管理糖尿病
健康话题 第一部分
健康话题 第二部分
在《健康话题》中,丹尼尔·马丁荣幸邀请到了来自Arden内分泌专科诊所的黄医生。
黄医生是一位著名的内分泌学专家,拥有丰富的糖尿病管理经验,尤其擅长连续血糖监测系统(CGMS)的应用。
他致力于患者护理,积极利用先进技术,将CGMS融入治疗计划中,以提升患者疗效。
请跟随我们深入了解CGMS的最新进展、优势及利用这一创新系统有效管理糖尿病的实用建议。
以下为逐字稿。
丹尼尔·马丁:
欢迎收听《健康话题》,感谢大家的参与。
你们刚才听到最新健康新闻,报道了南洋理工大学研究人员的创新成果。
确实非常有趣。
这个创意类似创可贴或一块“面片”,不是设备,只是一块材料。
贴上后它能检测汗液中的生物标志物,提供信息,比如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。
糖尿病患者在血糖监测方面,通常要进行指尖采血或全天佩戴设备。
这种创新会带来怎样的改变?尤其对糖尿病患者有多大帮助?
今天节目中,我们将探讨更多内容,欢迎Arden内分泌专科诊所的黄医生回归节目。
黄医生,你好,欢迎回来。
黄医生:
你好,丹尼尔,你好吗?
丹尼尔·马丁:
当我听到这个创新时非常兴奋。
你最初听说这项创新时的想法是什么?
虽然你未直接参与开发,但读到相关报道时,你的感受如何?
黄医生:
这是非常振奋人心的消息。
其实这并非完全新鲜的事。
我们早就知道汗液可能作为生化标志物。
看到它逐步成为现实,作为医生我觉得非常激动。
为什么激动呢?
毕竟我们都抽过血,对吧?
无论是静脉抽血还是指尖采血,这过程往往不舒服,有时甚至令人痛苦。
所以研究人员检测了多种标志物,包括尿素、乳酸和葡萄糖。
其中,临床上最重要的监测指标无疑是葡萄糖,因为糖尿病极为普遍,且血糖会因饮食和活动大幅波动。
这项技术令人振奋,我期待它的发展。
当然,准确性和普及度是未来需要关注的问题。
丹尼尔·马丁:
我们今天在新加坡广播节目中询问了资深记者,研究人员表示这项技术的准确度可接近100%。
一位听众通过WhatsApp说,CNA报道提到在医院测试这款创可贴时,结果会显示笑脸或难过脸,方便用户理解。
但会显示具体血糖数值吗?具体数值对于判断临界血糖非常重要。
我没有信息显示测试后是否会给出具体读数,或者将创可贴放入扫描仪时能否读取数字。
黄医生,你认为显示笑脸重要,还是显示具体数值更重要?
黄医生:
我认为必须显示具体数值。
血糖的情况比较复杂。
每个人的血糖目标不同,难以用“好”或“不好”简单描述。
准确的数字才有意义,这是关键。
汗液反映血糖需要时间滞后,这是一个挑战。
如果没有这个难题,我们早就有这类设备了。
准确性对所有研究者来说都是挑战。
血糖不仅高与正常的问题,还有低血糖的问题。
低血糖同样甚至更危险,因为大脑依赖糖分。
血糖低会导致意识丧失、癫痫等严重后果。
因此,笑脸符号远远不够,必须有准确数值才能采取有效行动。
丹尼尔·马丁:
这项技术不是全新,人们长期在研究。
如果能准确、及时通过汗液测量血糖,那就是“圣杯”技术。
我想象把它装进智能手表,底部传感器全天测量汗液,实现实时读数,无需植入设备,这将非常强大。
为什么连续监测血糖如此重要?
黄医生:
原因很多。
最明显的是让患者实时了解血糖情况。
传统指尖采血只能知道当前血糖数值。
但不知道血糖是升还是降。
刚吃完东西,7.1可能10分钟后升到15,你却不知道。
实时监测血糖能帮助调整药物、饮食和生活方式,改善血糖控制。
对医生也有帮助,能看到具体影响,指导治疗。
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低血糖警报。
想象戴着监测血糖的手表。
它不仅监测血糖,还能在低血糖时发出警报,特别是在睡眠时。
这对老年人尤为重要,他们可能察觉不到低血糖的危险。
丹尼尔·马丁:
睡觉时血糖会下降?
黄医生:
会,而且更危险。
尤其是服用降糖药物的人。
通常血糖下降前会有警告,比如感到疲劳、饥饿,会去吃东西纠正。
但睡觉时,8到10小时无进食,可能完全察觉不到血糖下降。
低血糖可能导致不能起床,极其危险。
老年人起床时可能因视力和平衡差跌倒骨折。
实时监测能提醒患者和看护者及时采取措施,挽救生命。
丹尼尔·马丁:
听起来这技术很快就能实现,未来几年有望面市。
看护者可以收到夜间警报,医生可以看到长期血糖模式。
实时观察患者每日血糖变化,对治疗有何帮助?
黄医生:
其实我们已有类似设备,只不过测量的是皮下组织间液,不是汗液。
汗液贴片的优点是不穿刺皮肤,使用方便。
现有设备需要将塑料导管插入皮下测量血糖,稍微有侵入性。
查看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患者了解饮食对血糖的影响,调整药物和生活方式。
但目前技术尚未成熟,不能完全取代指尖采血。
丹尼尔·马丁:
我听过糖尿病患者说,长期频繁采血导致手指失去感觉。
年轻患者在学校采血时会遭受欺负,被误解为非法行为,有污名感和疼痛。
我们是否应摒弃指尖采血?
黄医生:
目前还不能。
虽然我也希望如此,但现有设备在某些情况下准确性不足。
比如大量出汗时,或温差大时,血糖传感器可能读数不准。
所以在不确定时,仍需指尖采血确认。
我们还未达到完全抛弃指尖采血的技术水平。
但未来这一天会到来,设备将更普及、更准确且更便宜。
很快,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会使用这些设备实时监控血糖。
丹尼尔·马丁:
这项南洋理工大学(NTU)的创新,再次强调,它并不是消费者能够轻易使用的产品,因为你仍然需要医院里的机器或设备来揭示结果。
你觉得这种东西有市场空间吗?快速、实时的监测,尤其是在医院层面,可能缩短排队和等待时间,并且有潜力带来帮助。
黄医生:
绝对有。我认为这只是个开始。比如颜色的深浅,你可以用机器去判断。
如果你能把颜色的深浅和血糖水平对应起来,那就很有意义了。我觉得这非常令人兴奋,就像所有研究一样,这是个起点。我们需要建立一种能力,比如显示笑脸之类的标识,大致告诉你血糖水平是否足够准确,知道什么是好,什么是坏。
接下来的问题是,我们能达到多好的精准度?能不能用数字来表示?如果能用数字表达,那我们就真正迈进了,事情也会真正推进。下一步是,如何让普通大众甚至医院都能用上这个设备,不再需要扎手指。
丹尼尔·马丁:
我也觉得,我们正越来越接近你在节目中经常提到的个性化治疗。你是在治疗你自己的病情,而不是把所有糖尿病患者一概而论。你了解自己的血糖模式,知道自己的血糖水平,然后用最适合你的方式来治疗自己。
黄医生:
对,因为这带有教育意义。我觉得这些传感器真正的重要功能,是帮助你理解血糖状况。以前人们只是扎手指,没有任何背景思考。想象一下,如果你有一个设备告诉你血糖,你今天外出喝了珍珠奶茶,吃了炒粿条,看到血糖飙升,
潜意识里你会想,“天啊,这东西我以后不能再吃了。”这就是学习。研究表明,平常我们不在度假时,一年大概只吃不到30种不同的食物。所以如果你能心理上区分“这个坏,那个好”,这才会真正促使行为改变,而不是别人告诉你“你不能吃这个,不能吃那个”,
那是很难说服人的。
丹尼尔·马丁:
因为你亲眼看到设备上的数据,“哇,我刚吃了那个,然后血糖就这样了。”
黄医生:
没错。这会促进行为改变。医生只需从医学角度跟病人说明如何解读数据。
你吃东西前先看一看,做这个动作,运动一下,等等,这些行为或食物对血糖有什么影响?如果好就多做,如果不好就三思。能够监测血糖,或任何活动和生活方式对它的影响,真的是很了不起的。
丹尼尔·马丁:
这可能彻底改变游戏规则,真的可能。时间关系我们就聊到这里。黄医生,非常高兴跟您聊天,谢谢您的时间。黄医生,阿登内分泌专科诊所的内分泌专家。
在根据本节目内容做任何决定之前,请务必咨询医疗专业人士。
图片来源:freestocks,Unsplash
免责声明:
本节目中提供的信息仅作为一般指导,不构成任何医疗建议。用户应咨询医生以获得进一步说明。如有疑问,请自行判断,本节目及相关方不对任何信息承担责任。
BUZUD 重新定义医疗体验地址:
新加坡北桥路585号,#01-02 莱佛士医院,邮编188770
电话:+65 6518 9959 邮箱:customercare@BUZUD.com
No Comments
Leave a Reply
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.